(马晓春/文)为提高我校教师对师范专业认证的理解和认识,进一步推动我校师范专业认证工作,9月25日下午,学校特邀教育部评估中心高级培训师乐清华教授来校做师范专业认证培训。校长孙立军、副校长臧淑英出席培训,各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各系主任、副主任,本科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教学科研办全体人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教务处、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实训中心等全体人员400余人参会。培训会由臧淑英主持。
乐清华教授曾任华东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现为教育部评估中心师范专业认证高级培训师,全国首批师范专业认证试点的预审专家,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认证结论审议委员会委员,化工制药类专业认证分委员会委员。近几年,作为专家参加我国高校工程类、理农文商类、师范类专业认证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参与完成全国几十所大学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
此次培训,乐清华教授以《理解认证标准,做好专业自评——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解读》为题,围绕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标准要求,从四个部分介绍了师范专业认证标准与自评自建内容。首先,她解读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本科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和师范类第三级专业认证标准的架构,指出“毕业要求、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是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关键点,专业要遵循OBE教学改革理念建立专业质量监控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第二部分,她详细分析了专业培养目标制定原则,通过列举大量案例,深刻阐述了师范专业认证理念下高校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修订和课程体系建设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第三部分,她重点介绍了师范专业毕业要求及11条认证标准。她强调,专业要按照11条认证标准,科学地制定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采用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结合内外部反馈与评价对毕业要求达成度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推进专业持续改进。报告最后,乐清华教授介绍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内涵,并从“说、做、证、改”四个关键点提出加强OBE教育教学改革的举措,为我校做好师范专业自评自建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和宝贵的借鉴经验。

图 校长孙立军讲话

图 教育部评估中心高级培训师乐清华教授来我校做师范专业认证培训
孙立军在总结讲话时,对乐清华教授在百忙之中来校培训表示感谢。他指出,乐清华教授的报告内容翔实、理念先进、案例丰富,既有深度广度又有极强的针对性,对深刻把握师范专业认证内涵,转变专业办学理念,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更好地开展专业认证申报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结合培训会议,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各学院、各师范专业要认清当前国家推进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意义和紧迫形势,认证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手段,各学院要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推进师范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二是各师范专业要积极主动参加师范专业认证,申请认证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我校所有师范专业在国家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的新一轮改革中乘势而上、有所作为的“必做题”。各专业要在生物科学和地理科学两个试点专业先行先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改革,有序推进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并争取在全省师范专业认证中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三是各学院要认真学习此次培训内容,更新教学理念,结合专业实际,充分调研,积极构建基于产出导向的教育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他希望各学院要以勇于争先的改革前瞻意识和奋进精神,迎难而上、提前筹划、扎实推进,为提高我校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师教育影响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图 培训会现场
为加强对试点专业培训的针对性,25日上午,学校在行知楼1015会议室,还特别邀请乐清华教授为我校首批试点专业开展认证辅导讲座。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两个学院的院长、系主任、相关教师以及教务处、高教研究与教学质量评估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讲座,讲座由教务处处长李庆霞主持。乐清华教授针对与会教师提出的问题,从师范专业认证的认证标准、指标体系、目标达成度分析、质量评价、师范专业课程改革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对试点专业开展自评自建、撰写认证报告等工作进行了重点指导。
以上图片由100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