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上午10时,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图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收看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
10时整,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知楼915会议室集中收看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大会结束后,大家就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发表感想,纷纷表示,要学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观察世界、分析世界,思考面临的时代课题,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校党委书记表示,今天,中国如此高规格地举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举世瞩目。大会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执政党理论基础的敬畏,对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尊崇,也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纪念马克思就是要学习马克思的做人品格和伟人精神,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和耀眼的真理光芒;纪念马克思就是要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开创21实际马克思主义新境界,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完美实现。思想的力量是无穷的,思想的力量是永恒的。他指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组织安排好学习,还要更加自觉、刻苦、主动地学习;要深入学、带着问题联系实际学,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要让研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一种学习习惯和精神追求,用经典升华境界,指导实际工作。切实把自己同事业发展联系到一起,把自己同人类的历史发展关联到一起,把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永恒的意义,投入到为党为人民为师生服务的事业之中。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孙立军表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作为大学校长,务必要肩负起这样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大学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要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其他各门课和主阵地的合力育人作用,培养有理想、信念坚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副校长臧淑英表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温了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光辉思想,倍受教育和鼓舞。听了讲话,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人类思想史上,还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如此广泛而巨大的影响。”“历史和现实都证明它是科学的理论,迄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也要求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出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
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明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飞跃,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放射出了灿烂的真理光芒。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主阵地,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喜田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就在于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运动的特殊规律,科学地预测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为工人阶级摆脱剥削和压迫,实现人类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这是历史上任何思想可望不可及的,也是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郭加利认为,马克思的一生饱尝颠沛流离的艰辛、贫病交加的煎熬,但他初心不改、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的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成就了伟大人生。二百年过去了,马克思被思想界评为“千年第一思想家”。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共同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是为了牢记“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
党委常委、工会主席赵科学表示,工会组织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在实践中坚定“四个自信”,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担负起带领职工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职责。
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柏清认为,马克思经过调查、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人类发展最本质的社会属性、价值内涵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改变世界、改变中国,是最根本、最具指导性的思想,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当代社会主义,没有当代中国,没有中国的明天和未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中国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
党委常委、党办主任徐德荣认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马克思主义是被近200年来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特别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97年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使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使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关键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以上图片由100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