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博/文)12月23日,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在京召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工作推进会。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中宣部理论局副局长邵文辉,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徐艳国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省级团委负责同志及学校部部长、部分高校领导及团委书记、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代表等140余人参加会议。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主持会议。会上,我校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入选高校与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一同荣获首批“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校党委副书记孙立军代表学校接受授牌。

图 校党委副书记孙立军代表学校接受授牌
秦宜智要求,各级团学组织要争取党政相关部门支持,在政策制定、工作指导、资金配套、资源提供、跟踪培养等方面作出规范、提供保障。要推进制度、阵地、师资、理论研究等方面建设,为工作提供基础保障。要发挥高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将高校作为实施“青马工程”的基本单元,推动形成党委坚强领导和各方支持参与、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图 会议现场
邵文辉指出,“青马工程”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青马工程”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总结, 使“青马工程”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徐艳国强调,应全面评价“青马工程”学员的学习成果,特别是学员在思政课的表现和成绩要作为考核“青马工程”学员的重要依据,形成“青马工程”和高校思政课的有机互动。
傅振邦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级团学组织要明确任务目标,把握方向路径,健全工作机制,锐意改革创新,加大投入保障,扎扎实实地将“青马工程”持续引向深入,不断壮大坚定信仰、传播践行捍卫马克思主义、矢志为中国梦而奋斗的青年核心骨干队伍。
我校2007年在全国率先启动了“青马工程”,以“大力实现五个‘第一’、全力构建四位一体”为基本培养思路,实施了“导师制”、“课题制”、“挂职锻炼制”三种培养模式,共举办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8期,累计培养青年学生骨干近4000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了团中央、省领导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评价。此次荣获首批“青马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既是对我校“青马工程”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未来继续抓好此项工作的强大动力。
下一阶段,我校将准确把握“青马工程”的基本定位和目标任务,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青年骨干,将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突出核心目标;以学生为本,遵循育人科学规律;引导培养对象在学习研究理论的同时,坚持实践导向。将从党性教育、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工作锤炼、对外交流、朋辈教育等方面科学设计培养路径,从把好“选人关”、严格学员管理、做好跟踪培养等方面把握培养关键环节,构建实施“青马工程”的完整链条。
以上图片由团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