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开展,10月23日,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行知楼0107会议室,召开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第二次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郭砾,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姜玉洪出席会议,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学生处)、武装部(保卫处)、工会、团委、离退休工作处、教务处、人事处、科研处、财务处、国际交流合作处、学生就业指导处、招生工作处、后勤管理处、产业处、图书馆、教师教学发展实训中心、研究生学院、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主要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
会上,姜玉洪就“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前期工作进行简要总结,针对“十大育人体系”做了详细任务分解,明确每个育人体系的牵头部门和责任部门,要求设计方案、明确思路,制定措施、强化责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

图 党委副书记郭砾讲话
郭砾在总结讲话时指出,近年来学校进一步解决全员育人、协同育人难题,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一体化、教学单位与职能部门工作一体化、育人资源与育人力量一体化三种机制,为思政工作铺设“一张网”,打下了深厚的工作基础,取得了可喜成果。作为全国25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黑龙江省唯一试点大学,我校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
郭砾强调,要对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标准中的12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和90个三级指标,在把立德树人贯通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特别是协调创新机制建设和队伍保障等方面还要下大力气、加大力度,取得实效。
郭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一要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体制建设,营造“三全育人”良好文化氛围,构建协同创新的“全校育人共同体”。研究制定《哈师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将“三全育人”理念与“德智体美劳”五个育人内涵、育人目标、指标体系、培养路径相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的“全校育人共同体”,充分挖掘全体人员、全体部门的协同育人元素,让全校人员成为育人主体,建立全体人员、全体部门协同联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工作格局,形成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同舟共济的工作氛围。
二要加强“三全育人”制度建设,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与学校各项制度进行有机融合和合理优化。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供给、话语体系、传授形式,发挥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立德树人协同效应,培育“哈师大三全育人”工作品牌。
三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遵循原则,按比例配足专职辅导员;加强对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理顺管理体制,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继续实施辅导员内训计划,把辅导员列入干部、教师发展规划,享受干部教师岗位待遇;严格按照辅导员工作职责,理顺辅导员同学校、学院其他部门的工作关系,切实发挥辅导员职能作用;鼓励辅导员申报精品项目,建立品牌工作室,催生专家、行家,形成品牌建设路径,提升辅导员专业化能力。
四要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积极回应学生关切。显著改善学生公寓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江北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布局,加大江南江北中心建设力度,改善学生心理咨询与服务环境;加快推进辅导员之家建设,满足需求;投入资金,建设学生生涯(学涯)咨询指导工作坊。
五要提升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强化工作责任落实。制订总体建设方案,研究制定十大育人体系专项实施方案,分解工作任务,落实台账。征求师生员工意见,反复修改方案,提升全校教职工对“三全育人”工作的认识和理解,最大限度形成全校共识。组成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项目联络组,在全校形成顺畅的协调机制。

图 会议现场
以上图片由100工作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