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丹丹/文)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9月16日,我校召开了2018年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党委常委、副校长张喜田出席会议并讲话。各研究生培养单位200多名新增研究生导师参加培训会。会议由研究生学院常务副院长郭长虹主持。

图 培训会现场
张喜田在讲话时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新任务,并指出,在持续发力"双一流"建设、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的大背景下,召开我校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会,具有重要意义。张喜田对新增选的研究生导师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尽快进入研究生导师角色,要有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探索和掌握人才培养规律;二是要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鼓励研究生将个人的发展进步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相结合;三是要着力研究生学术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统筹安排实践与科研活动,强化学术指导;四是要指导研究生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培养研究生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五是要建立良好师生互动机制,在加强校规校纪教育的同时,加强对研究生人文关怀。
今年的新增研究生导师培训,以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及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武高辉教授结合自己近三十年的教学体悟就导师立德树人做了解读。他从教师的职业定位、教育的对象、导师自身的发展等方面阐释了研究生导师工作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质,培养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成长成才铺路。哈尔滨工程大学心理发展中心葛喜平教授就研究生在学期间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心理健康的标准做了生动详细的说明,并提出,新导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科研,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我校博士生导师温恒福教授以“追求卓越——研究生导师的人生意境与发展动力学”为题,寄语新增研究生导师要勇于攀高峰、做大师、育人才;要带着学生一起卓越,在奋斗与奉献中幸福地享受导师人生。我校校外实践基地导师、哈师大附中历史教研组组长吕静老师以“课堂——我们的精神家园”为题,谈了自己在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过程中的思考与体会,对如何面对学生学业发展问题、怎样引领教育硕士认识自己的职业特点,以及培养研究生的责任意识做了详实生动的报告。
在研究生工作业务培训环节,研究生学院分管学位与培养的副院长吴来山、刘海龙分别对国家、省及我校近期出台的文件,及在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学位授予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并对《教育部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中有关研究生导师基本素质要求和立德树人职责做了解读。
郭长虹在总结时指出,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导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希望通过培训,新导师们要做到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为我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为把我校建成国内一流师范大学做出积极的贡献。
以上图片由研究生学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