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日报》:创办寻子网站助1403名孩子回家,哈师大85届毕业生秦艳友夫妇获“感动中国”人物称号——
秦艳友:冰城教我学会爱与奉献

14日晚,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来自吉林通化的秦艳友、张宝艳夫妇获得“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称号。2007年,夫妻二人创办了全国惟一一个面向被拐、流浪乞讨儿童的公益寻子网站——“宝贝回家寻子网”,截至目前,该网站共帮助1403名被拐孩子与家人团聚。
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秦艳友反复提到自己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就读的经历,他说,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让他懂得无私奉献的可贵,这也成为他近十载助人寻子的不竭动力。
冰城求学收获感动与温暖
秦艳友是哈师大85届物理系毕业生,“考上大学,让我这个村里娃第一次走出农村来到了大城市,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人文风情。”秦艳友回忆说,当年物理系学生只有39人,其中十几人来自吉林,与他是老乡,其余的都是黑龙江学生。入学后,因为水土不服,秦艳友换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因为胳膊疼痛难忍,他曾萌生休学的念头。“当时,老师和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为我补课,还常常帮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令我非常感动。”秦艳友痊愈后,也开始关心和帮助别人,渐渐地助人为乐变成了一种习惯。
哈师大科学技术处处长励强华曾是秦艳友的同班同学,他说,秦艳友在读书期间经常义务为同学辅导,谁家中遇到难事,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帮忙。远在加拿大定居的孙太怡得知记者要采访秦艳友时,还发来短信表示感谢:“他(秦艳友)的故事很感人,同学们都为他感到骄傲!”
创办寻子网助干余家庭团圆
毕业后,秦艳友回到吉林通化工作。一次意外让他开始关注失踪儿童的信息。
1992年,秦艳友4岁的儿子随姥姥逛商场时意外走失了!幸运的是,3个小时后,孩子找到了。事后,秦艳友发现,国内寻子渠道非常匮乏:要么张贴寻人启事,要么组成互助联盟,茫茫大海,找孩子无异于大海捞针。秦艳友和妻子张宝艳商量:建一个网站,实现信息共享,利用网络来寻找被拐儿童。
2007年,秦艳友、张宝艳自费创办的“宝贝回家寻子网”正式开通。秦艳友负责技术,张宝艳负责信息,网站主要栏目是“家寻宝贝”和“宝贝寻家”,设立24小时线索举报热线。他们从网上、报纸上找信息,去街头寻找、打探、拍照,再把资料整理后传到网上。2008年,张宝艳在通化市民政局注册了“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专门救助被拐儿童与流浪乞讨儿童。公安部门与“宝贝回家”建立的合作打拐机制和“绿色打拐通道”,公安部打拐办听取张宝艳的建议,建立全国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助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帮助1403名孩子找到家人后,秦艳友和妻子计划将工作重心放到“积案攻坚”上。秦艳友说,公安机关始终保持对拐卖儿童妇女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拐卖儿童案件的发案率也在不断下降,再加上“宝贝回家”18万名志愿者的网络合力等,破案率和解救率都在不断提升,但是还有走失或被拐数十年以上的案件得不到解决,寻子网今后将借助多方力量帮助离散数十年的家人团聚。
《新晚报》:哈师大校友、“宝贝回家网”创始人秦艳友与妻子荣获2015感动中国人物
这对夫妻帮1397个孩子找到家

本报讯(记者 朱虹)14日晚,《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感动人物中,一对夫妇的名字也许没有郎平、闫肃、屠呦呦等家喻户晓,但是他们的网站却为人熟知,他们就是“宝贝回家”的创始人秦艳友和张宝艳夫妇。网站创建的9年中,他们帮助了1300多个家庭重聚。秦艳友是哈师大1985届的毕业生,记者辗转联系到这位校友,听他讲述“宝贝回家”的故事。
秦艳友告诉记者,创建“宝贝回家”网站是因为自己亲身感受过丢孩子的痛。“那年儿子刚4岁,和姥姥在商场走失,好在孩子最后凭着记忆找回了家,但当时那种晴天霹雳和撕心裂肺的痛这辈子也不会忘,想到有很多家庭每日都在承受这样的煎熬,就决定创办一个寻子网。”
妻子张宝艳辞了在银行的工作,网站全靠秦艳友在通化师范学院任职的工资支撑。在帮宝贝们找家的过程中,秦艳友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孩子重病无钱医治,有的孩子没有路费回家,我们很快花光了积蓄,但不能眼看着孩子受苦不去管。”于是秦艳友成立了基金会,并与救助组织联合,接受爱心企业的资助。而秦艳友夫妇负责“宝贝回家”的寻人。
如今,网站成立了工作室,有九位工作人员负责网站的日常打理。“每有一位寻家的人登记,工作人员会给他一份详细的问卷,启发他想起更多关于家的细节。有一个孩子记得老家在汉江边上,还有一个飞机场,我们最终锁定了湖北安康,然后在当地的贴吧中发布寻人信息,最终找到了他的家。”秦艳友说,9年间,成功回家的“宝贝”中有在襁褓中被拐走的婴儿,也有80多岁当年被拐做童养媳离家70多年的老人。
每逢过年,秦艳友家的电话就成了热线,很多他们帮助过的家庭表达着感激,同时也常常接到恐吓电话。秦艳友说打来恐吓电话的一部分是领养家庭。还有一部分是尚未落网的人贩子。“这些年我们给警方提供了上千条信息,落网的嫌疑人过百人,其中还有人被判了死刑。其实找到1300多个孩子不是‘宝贝回家’的最大亮点,而是让拐卖犯罪得到遏制,更多孩子避免丢失的伤害,更多家庭减少骨肉分离的痛苦。”张宝艳说。
在宝贝回家的网站上,写着一组数字:“已有1397人通过我们找到亲人,目前还有家庭寻宝贝24172人,宝贝寻家18940人,期待大家的帮助。”秦艳友说,他们夫妇二人不在乎“战绩赫赫”,因为还有4万多个家庭期待着帮助。